探古代石刻存续?;?,筑古代石刻?;せ蕉Ψ洞笱Ю肺幕г汗糯瘫4姹;し⒕虻餮行?/h1>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古代石刻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存续?;?。有鉴于此,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刻’不容缓”课题组于2025年1月12日至1月23日赴山东省青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济南市开展调研,探寻山东省古代石刻保存、保护和发掘的成就和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山东省保存古代石刻众多,古代石刻的保存状况及其在?;?、发掘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而言极具代表性??翁庾槌稍崩钊?、陈迦南、沈萍、钱媛玲、卢芃润、鲁司明;指导老师杜立晖、葛少旗参加本次调研。
??一、调研行青州篇:青州石馆藏万象,驼山石窟溯千年
??1月12日,课题组来到青州市博物馆和驼山风景区进行调研。青州市博物馆保存的古代石刻以佛教造像石刻为主:除龙兴寺遗址窖藏佛教造像外,还有汉石羊2尊,大量明朝文官石俑、武将石俑,另有元延五年大佛顶尊胜幢、后晋天福五年石窟香炉构件等。在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杨老师向调研组介绍了博物馆的大概情况,随后藏品部王老师、付老师围绕着展厅展出藏品的价值、展厅设计、馆内古代石刻?;し梢谰?、修复情况、人员问题等分别对石刻艺术展厅、龙兴寺艺术展厅为课题组作了详细介绍。

??图一:课题组于青州博物馆门前合影

??图二:杨老师向课题组介绍博物馆基本情况
??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解,课题组了解到该馆为?;す糯趟扇〉囊幌盗写胧喝缡褂檬实钡幕肪晨刂萍际跫趸菏痰睦匣?。王老师指出,对于受欢迎的古代石刻,博物馆采用了“装饰”手段进行遮挡修复,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石刻的完整性与美观度,供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图三:王老师向课题组讲解石刻修复方法
??付老师指出,青州市博物馆在很多造像展示上使用了新技术,通过在造像上涂抹保护液进行裸展,配合上光影和布局造景,做到了造像的保存、保护和游客的参观体验的双赢。

??图四:付老师向课题组成员讲解古代石刻?;で榭?/p>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青州市博物馆在古代石刻数字化保护、石刻档案配备以及古代石刻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建设极为完善,博物馆内也有根据古代石刻内容和雕刻背景所作的短片和描摹书法的电子展板,增加了博物馆展品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易于游客的游览和理解。在馆的古代石刻仍有被游客触摸的可能,这也可能对石刻造成损害?!白罟丶幕故鞘只;さ耐平?。”王老师如此说道。

??图五:王老师向课题组讲解《李远墓志》受损情况
??驼山景区主要以石窟中的佛教造像石和摩崖石刻为主。在驼山风景区内,课题组在指导老师葛老师的引导讲解下对驼山石窟、摩崖石刻保存、?;は肿唇械餮校⒍云渌鸹党潭?、受保护情况和游客参观情况进行讨论。

??图六:课题组于驼山风景区门前合影

??图七:课题组识读驼山古代石刻字迹
??据课题组观察,大部分游客难以理解古代石刻的内容,往往简单浏览后便离开。似是没有专业人员对古代石刻的内涵、背景等信息进行讲解之故。葛老师向课题组同学对古代石刻展开讲解时,课题组周围聚集了诸多前来游览的游客,更有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苏女士放弃自己原定的游览计划,选择跟随课题组一起学习,只为能够听到对古代石刻更为专业、详细的讲解。“上午在博物馆时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参观,你们的讲解比我花钱买的讲解讲得更专业、仔细。下午能遇到你们很意外也很开心,不跟你们一起走看不太懂,意义少一半?!彼张吭谟肟翁庾榻涣魇闭庋驳馈?梢苑⑾?,前来参观的游客了解、学习古代石刻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的意愿极强,但目前古代石刻的讲解系统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图八:课题组对石刻的讲解吸引了周围游客共同观察石刻
??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驼山石窟?;ご胧┙虾茫咄馓虿唤鲇兄诜乐褂慰退嬉馄苹凳?,还能起到加固防护的作用,避免坍塌和变形。昊天宫内的古代石刻大多留有游客乱涂乱画的痕迹,对石刻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大量古代石刻皆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字迹难以辨认。

??图九:课题组观察石窟前的铁框?;ど枋?/p>
??青州之行,课题组收获颇丰。青州市博物馆在古代石刻保护技术和展示方式上的创新,具有很强的推广性,为其他地区文保单位的石刻?;ぬ峁┝私杓黄渥ㄒ导际跞嗽?、讲解人员与资金不足等制约性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我们探讨全国文保单位的共性制约问题提供借鉴。
??课题组也了解到古代石刻的?;?、发掘存在着人员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展厅有限等制约性因素导致博物馆只能展出部分石刻,许多珍贵文物仍储存在库房中;室外?;ぁ⒄估赖墓糯痰木扒?,其内古代石刻的?;ず涂⒍济媪僮啪薮蟮奶粽健9糯瘫;な且幌钕低彻こ?,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不仅要在博物馆?;ず茫诰扒?、田野乡间都做好系统的保护。本次调研让课题组意识到古代石刻?;すぷ鞯母丛有裕参笮伎既绾握献试?、提出?;し桨柑峁┝朔较?,对古代石刻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二、调研行泰安篇:泰岱石碣载天书,庙阙碑林证岁华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岱庙亦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是山东地区古代石刻保存、保护研究至关重要的一环。

??图十:课题组成员李然、沈萍在岱庙前
??岱庙保存的古代石刻数量和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历代碑碣151块。汉画像石62块,以及少量其他石刻??翁庾槌稍币宦废蚰铣龇?,参观铁塔、铜亭后,经后寝宫至天贶殿,参观《汉画像石陈列展》《历代石雕陈列展》,以上展厅石刻均为室内保存,室内空气较为干燥、阴冷,能够有效保护石刻,展厅还设置了围栏和“禁止触摸”的提示牌,防止游客触摸破坏石刻,美中不足的是陈列馆内未见有保护人员,不能很好地阻止游客触摸破坏石刻。

??图十一:课题组成员李然在《历代石雕陈列展》
??为了对岱庙古代石刻保存、?;は肿从幸桓龈玫牧私猓翁庾槌稍崩吹搅颂┌彩刑┥轿奈锉;ぶ行摹⑨访砭扒芾硭?,采访岱庙负责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有关景区内古代石刻及?;?、宣传等方面的问题。
??课题组采访得知,室外石刻的保护保存面临很大问题:大部分室外?;さ氖潭际峭ü臃阑づ锏姆绞浇斜;?,但防护棚属于预防性保护措施,因而资金拨款往往不如对古代石刻的本体?;ぜ笆?。而资金拨款的不及时又限制了防护棚建设的推进速度,导致大量石刻露天于室外并无保护。有关于此,课题组提出可以针对无防护棚石刻进行加装“帽檐”试点,帽檐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风雨侵蚀,?;な瘫咎?,又不会像搭建大型防护棚那样对景观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能够节省成本并最大程度地保留石刻在室外展示的文化价值体现,这一想法得到了岱庙工作人员的认可,为石刻?;ぬ峁┝诵碌乃悸泛头较?,有望成为解决文化价值与本体?;っ艿墓丶岷系?。

??图十二:课题组成员李然在采访岱庙工作人员
??中午,课题组成员对鲁班殿的碑刻?;で榭鼋械餮校⑾值酱瞬喂鄣娜耸邢?,未见讲解人员,石刻多为露天保存。

??图十三:课题组成员李然观察碑刻?;で榭?/p>
??通过对泰安岱庙古代石刻?;?、保存与发掘现状的调研,课题组了解到岱庙在古代石刻保存、?;の侍馍现档媒杓乒愕谋;ご胧浩湟唬杂谑屎戏胖糜谑夷诒4娴氖?,尽量为其创制干燥阴冷的室内环境;其二,为室外露天放置的古代石刻设置防护棚?;な?,需要考虑到整体性景观效果。课题组学习、吸收了这些值得肯定的经验。同时,经过调研,课题组也更加确定,?;と嗽薄⒔步馊嗽钡娜笔Ш吐短焓淘し佬员;さ牟蛔阄抟墒侵档靡鹬厥拥奈侍?。经过本次调研,课题组认识到在古代石刻?;ぶ校荒苤蛔⒅厥瘫咎灞;ば薷?,古代石刻的预防性保护的加强也需要得到更多地关注,这对巩固、完善古代石刻?;ぬ逑狄庖迳钤?。
??三、调研行聊城篇:漕河石刻铭帆影,运河遗风代代传
??1月14日,课题组抵达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保存的古代石刻主要有碑刻和造像石刻:其中茌平区广平乡出土的背屏式唐显庆五年比丘尼行儒造弥陀像,为国家一级文物,重要性非凡。
??调研发现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在石刻保存、?;し矫嫒〉昧艘幌盗械某删?。首先,运河博物馆的石刻数字化?;こ潭冉细?,且兼具美观性。数字化石刻成果实现了古代石刻?;び肷竺兰壑档募姹?,给调研成员带来了极高的美感体验和震撼。其次,在古代石刻?;ば矫?,独具特色的展厅设计将部分展厅设计兼备科普性和娱乐性,非常适合儿童、青少年前来进行研学活动。

??图十四:课题组成员钱媛玲、陈迦南观察数字化展厅
??课题组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课题组了解到碑刻损伤主要为水渍污染,这与当地地质环境和石刻分布有很大关系。

??图十五:课题组成员陈迦南、钱媛玲与工作人员交流
??离开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课题组还相继走访了聊城铁塔与山陕会馆。在调研中,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课题组在聊城铁塔发现的一块盐化程度非常严重的碑刻,这块碑刻非常特殊,碑阳处为古人所刻,碑阴处为今人所刻,但其信息未见介绍,说明该碑刻管理权责仍需进一步明确、落实。

??图十六:盐化严重的碑刻

??图十七:课题组成员陈迦南、钱媛玲、鲁司明于山陕会馆前
??通过本次调研,课题组认识到了数字化?;ぴ诠糯瘫;け4婵⒎矫娴幕饔?,为石刻?;さ目萍几衬芴峁┝怂悸贰5?,缺乏管理与讲解人员、展品多仿品、野外石刻?;ちΧ炔蛔?、权责不清等问题也表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是古代石刻?;と〉眯陆街饕闹圃家蛩?。这让课题组认识到,古代石刻保护、发掘工作需要实现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执行的全面优化,以确保?;すぷ髡嬲涞?,推动石刻文化传承。
??四、调研行济宁篇:阙里石表映千秋,贞石不泯儒道兴
??1月16日,课题组兵分两路前往济宁进行调研。济宁三孔共有一千七百余块碑刻,大部分为石刻,以及几百块画像石和七十四块石雕。汉魏碑刻陈列館共一百三十一块石刻和六块石雕。在汉魏碑刻陈列馆,沈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自汉代至宋代的石碑及明清的墓志铭,并介绍了陈列馆石刻层级与保护情况。沈老师表示:目前工作人员已建立馆藏石刻的文物档案,记录相关石刻的长、宽、高以及碑文,并计划对馆藏石刻进行数字化?;?。

??图十八:课题组在汉魏碑刻陈列馆门前合影
??同天,课题组调研成员在曲阜三孔了解到,孔庙碑林中的石刻?;ぷ纯鱿喽酝旰?,大多数石刻都有碑帽?;?,还有部分石刻有栅栏格挡,禁止游人触摸。此外,重要的古代石刻都配上了录文,有效解决了石刻文献晦涩难懂、游客难以理解的问题,增强了石刻的可浏览性??琢值加沃诙?,且贴合游客的需要,满足了游客文化旅游的需要,更进一步通过导游宣传的方式加强了对石刻的认识和?;ぃ幸嬗诙允痰恼灞;???赘探仙?,仅在出口大门左右存在石刻,它们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和孔府主要参观的重点在于古建筑的介绍有关。

??图十九:课题组成员陈迦南、鲁司明在三孔前
??1月17日,课题组赴济宁博物馆新馆、老馆进行了实地调研。

??图二十:课题组成员钱媛玲、卢芃润在济宁博物馆门前
??上午,课题组在刘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济宁博物馆新馆的石刻展区。据刘馆长介绍,济宁博物馆新馆石刻展区内的石刻仅有十一块石刻是真品,其他均为仿品,真品均保留在原址。下午,课题组来到济宁博物馆老馆。老馆的石刻陈列室由黄易修建于民国时期,其本身就是文物,位于整个博物馆占地区域的东南角,平时不对游客开放。老馆内的石刻也都是民国时期移进去的。由于当时的人并未预留游客行走的空间,该陈列室空间逼仄,仅够一人通行。课题组还自行参观了运河石刻长廊。运河石刻长廊年久失修,其碑刻是立在一个个水泥基座上的,但有一些基座上的碑刻不翼而飞。也有些石刻纵向开裂严重,用纤维材料捆绑加固。

??图二十一:课题组成员钱媛玲、卢芃润调研济宁市博物老馆运河长廊石刻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更好地了解到了济宁地区古代石刻?;は肿矗芙崃俗璋瘫;し⒄沟南质狄蛩?。济宁地区石刻资源丰富且部分区域?;こ晒己茫缈酌肀趾涂琢值谋;つJ剑糯瘫;ぬ峁┝顺晒Ψ独?,证明了在政策支持、资金充足、人才丰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古代石刻的有力?;?。但调研中发现的以仿品代真品展示石刻、古代石刻展示性长廊年久失修的问题,也暴露了在资源整合和长期维护方面的不足。这使课题组意识到,古代石刻?;ひ⒅卣骞婊统て谕度?,合理整合资源,平衡不同区域的?;ちΧ龋佣迪质涛幕目沙中⒄?。
??五、调研行济南篇:济南石迹枕济渎,齐鲁文脉汇泉城
??1月19日,课题组调到达济南市博物馆开展调研??翁庾榉⑾?,济南市博物馆古代石刻较为有限:仅博物馆二楼有一个古代石刻艺术展厅,大概有23件古代石刻,包括画像石、佛造像、墓志等。虽然数量不多,但是?;で榭鼋虾?,部分石刻还有玻璃罩进行保护,济南市博物馆与大多数博物馆仅展示石刻本体不同,其还在石刻的后方增加了原石拓片,便于游客可以看到更清晰的石刻内容、欣赏石刻书法艺术。

??图二十二:课题组成员李然、沈萍在济南市博物馆前
??在调研中,课题组成员李然提出,济南市博物馆售卖的文创产品《文物?山东参观护照》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推广性,为我们进行古代石刻保存、?;び肟⑻峁┝私杓?翁庾槿衔?,可以设计《石刻?山东(全国各省份)参观护照》,在“护照”中罗列出各省份的古代石刻,吸引游客前往不同省份的古代石刻保存处进行参观“集邮”,对古代石刻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通过售卖此“护照”增加创收,反哺古代石刻的?;すぷ?。

??图二十三:文创产品《文物?山东参观护照》
??离开济南市博物馆,课题组马不停蹄来到千佛山、佛惠山进行调研??翁庾樵谇Х鹕椒⑾智Х鹕绞潭匀嗣堑男叛黾壑底饔么笥谑痰奈幕壑底饔?。据调研成员沈萍注意到,“在这里供奉、祈愿的人很多,但是驻足仔细看看的人基本没有。我在佛洞仔细观察的时候,还有游客用异样的眼神看我,应该是在表示对我行为的不理解。”

??图二十四:课题组成员在千佛山调研
??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千佛山《历山铭》存在玻璃罩保护,佛惠山开元寺遗址进行了玻璃罩保护;两山对于石刻的介绍有待完善。

??图二十五:几乎无?;ご胧┑那Х鹕皆煜?/p>

??图二十六:玻璃罩保护的《历山铭》石刻
??据课题组观察,黄石崖造像人烟稀少,在调研的路上只遇到了两位游客来欣赏黄石崖造像。这可能是由于到此的道路曲折陡峭,且此区域还属于落石危险区,故使得游客较少过来欣赏??杉芪Щ肪骋喽怨糯叹暗愕目⒂兴跋臁?/p>

??图二十七:玻璃罩?;さ目率?/p>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同日上午,由课题组成员钱媛玲、卢芃润、陈迦南,指导老师杜立晖、葛少旗组成的队伍依次对济南市长清区东仓村、济北王墓、孝堂山、神山、五眼井村、马山和五峰山的石刻保存、?;は肿唇辛颂镆暗鞑?。这些散落于基层乡野的碑刻零零散散有三百多块,包括墓碑、造像石、画像石等。虽散落于田野乡间,却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保护价值极大。

??图二十八:课题组成员卢芃润、陈迦南于孝堂山
??经课题组调研发现,东仓村、神山、五眼井村和马山的石刻保存状况堪忧:一些石刻原建筑已被拆除,还有很多石刻已被搬离原初的存放地,随意弃置于室外,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碑面模糊不清,有的被油漆、羊粪等污物污染,有的断成几截。通过询问当地村民和观察石刻断茬,课题组得知,这些损害大多是人为损害——有为“破四旧”而砸毁的,也有改革开放后村民为便利生产生活而破坏的。据调查成员卢芃润便提到:“我们考察时恰巧遇到一个牧羊人赶着绵羊从这片树林经过,羊群奔腾着穿过石碑,留下一些粪便?!闭庑┣榭龆既每翁庾槿鲜兜教镆爸械墓糯瘫;で榭鍪挚坝?。

??图二十九:羊群穿过石碑
??课题组发现孝堂山和五峰山的石刻保存、?;で榭鼋虾?,这与孝堂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山是著名景区风景秀丽,游客众多不无关系。孝堂山的汉代石祠被存放在室内和院中的回廊下,有屋檐以遮风挡雨;展馆内部展示着石祠四壁的拓片,每张拓片都配有介绍性文字;回廊下的每一个石刻也都配有简单介绍。在五峰山景区内,工作人员用金色油漆勾勒字迹使石碑上的字更加清晰。

??图三十:课题组指导老师杜立晖、葛少旗在观察、记录孝堂山回廊下的石刻

??图三十一:五峰山金漆勾勒的石碑
??1月23日,课题组成员李然继续对济南市的古代石刻保护情况展开调研,此次调研路线是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府学文庙、崇孝苑(济南市闵子骞墓)。
??山东地区是汉画像石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发现数量最多的地区,是汉画像石研究的先驱之地。工作人员李老师带领调研成员参观了馆内的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据李老师介绍,山东地区,汉代各类陵墓石刻均有发现,尤以嘉祥武氏墓地为代表,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于2024年10月份开展,该展厅展出了馆藏所有汉画像石。山东省博物馆对古代石刻的保护、宣传效果极佳,石刻介绍内容清晰、丰富,与游客的互动度很高。李老师指出,在馆的古代石刻?;せ故墙衔淮淼模谝巴馕奕丝垂艿氖淘蜇叫枋艿焦刈?。有关课题组提出的“新技术的使用”问题,李老师针对古代石刻的内涵展示提到:“目前并不是说缺少新技术,而是如何把技术与古代石刻的展示结合在一起。比如我们熟知的VR技术、图像动态化处理等等,就技术而言不算是新的技术,但正因为应用到博物馆的还很有限,我们馆内有所使用,所以显得比较新奇?!闭馕抟筛丝翁庾楹艽笃舴ⅲ谔剿鞴糯痰谋4?、?;び敕⒕虼胧┑南喙丶际跷侍馐?,不仅要关注新技术的突破,也不能忽视已有技术在古代石刻?;?、发掘的实际应用。

??图三十二:山东省博物馆李老师向课题组成员李然介绍《西王母画像石》

??图三十三:描边技术应用显示下的《朱鲔祠堂》石刻

??图三十四:无描边状态下的《朱鲔祠堂》石刻
??下午,课题组来到了济南府学文庙,观察文庙内古代石刻的保存?;ぷ纯觥?/p>

??图三十五:课题组成员李然在济南府学文庙
??从北门进入过尊经阁,在东南处便能看到四通石碑,两通有修补状,两块为残碑,所见四通石碑字迹难以辨认,周围环境堪忧。

??图三十六:济南府学文庙尊经阁东南处的石刻
??继续深入,可见文庙中的古代石刻往年似乎进行过修补、保存,大多数石刻被规整放置,一些石刻有建亭、围栏?;ぃ诖俗刺卤;さ氖讨谢褂幸徊糠治缕坊虻贝氖?。

??图三十七:济南府学文庙围栏?;さ氖?/p>
??还有一部分石刻?;ぷ纯鲇写嵘?,例如直接放置到土面、绿化带里,不便于游客参观的石刻,以及被与石块一起堆叠放置的石刻。

??图三十八:济南府学文庙内被放置在绿化带内的石刻

??图三十九:济南府学文庙内被池水淹没的石刻

??图四十:济南府学文庙内牺牲所旁堆叠的石刻
??下午,课题组来到了百花公园西门北侧的崇孝苑(济南市闵子骞墓),参观苑内保存的古代石刻,包括石像(石人、石羊、石马、石虎、石豹等)、碑刻及东侧的二十四孝碑刻长廊,长廊下摆放着墓志若干。

??图四十一:课题组成员李然来到济南崇孝苑参观
??石羊、石人等位于闵子骞墓南侧,雕刻精美、造型逼真、排列整齐,具有一定艺术价值,虽有部分石像有所损坏,仍能看出其原有风貌,石像于墓南侧最有左右对称放置,为墓地增添了肃穆、庄重的氛围。

??图四十二:课题组成员李然拍照记录崇孝苑内的石像
??苑西侧有一南北向条状台,台上放置石碑若干,大部分为原碑,另有一部分为模型碑,结合山东省博物馆李老师的介绍,为?;す糯?,当前元代以前的碑刻一般不被允许在原石上进行拓印,如有拓印需要则需按原碑仿制模型碑用以拓印。苑内还保存着刻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济南钱业公会行规碑》,针对当时济南钱业银钱兑换混乱等问题,规定了断绝私铸等行规,反映了清末济南金融市场的繁荣与规范发展的需求。

??图四十三:课题组成员李然在观察崇孝苑内的碑刻
??苑东侧为二十四孝碑刻长廊,墙壁上刻有“二十四孝图”,其下整齐摆放着墓志、墓志盖等石刻,字?;厩逦杀?,但无其他保护措施与相关介绍,前来参观的人数有限。

??图四十四:崇孝苑东侧放置的古代石刻
??通过在济南市的调研,课题组既收获了可借鉴参考的古代石刻?;ぁ⑿?,也让课题组深刻认识到不同层级机构在?;だ砟詈椭葱心芰ι系牟罹啵此?、总结古代石刻的?;ぁ⒎⒕蚬ぷ鞔嬖诘钠毡樾晕侍獾於朔岣豢尚诺淖柿?。其一,基层石刻宣传和?;さ亩贪逋瓜粤颂嵘诓斡攵群图忧勘;ひ馐杜嘌闹匾???翁庾樵诤笮芯恐?,将重点关注如何缩小差距,推动整体?;に教嵘F涠?,追求古代石刻价值的发挥需要充分加强网络宣传的力量,课题组调研中发现部分博物馆公众号中与古代石刻相关的内容极为有限,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力量以实现古代石刻文化价值宣传效果的优化。其三,通过对于田野乡间古代石刻保存情况的调研,课题组深刻见证了在野外?;さ氖堂媪俸蔚缺;だЬ常鹤式鸩蛔?、基层重视力度不足、居民石刻保护意识淡薄。这些问题彰显了基层野外石刻保护的制约性因素,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石刻野外保存现状基层保护成效提供了重要材料?;闶瘫;?,刻不容缓!
??经过为期半月的实地调研,课题组对于山东省古代石刻保存、?;は肿从辛烁逦牧私猓杂诠糯檀嫘;褪瘫;ぶ翱獭辈蝗莼河辛烁惫鄣母惺???翁庾檎攵怨糯痰谋;?、发掘存在的人员不足、宣传效度低等问题,结合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等十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调研,提出了增添碑刻帽檐、增强古代石刻介绍故事化等具有针对性强、可实施性高的建议,并得到了多位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多家文物?;さノ坏娜峡?。古代石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正如课题组在青州博物馆调研中所记下的:
??石刻之用,在于守望与祈望,在于纪事与纪人;
??石刻之美,在于巧拙与凿刻,在于当下与永恒;
??于丰厚的石刻艺术之间,见史、见人、见文脉……
??古代石刻的保护、发掘工作其利润泽千秋、其行“刻”不容缓。让我们给予古代石刻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尝试透过石刻厚重坚实的质地,品味蕴含其中的生动韵味,守护传承千年的中华文脉。
(通讯员: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刻’不容缓”课题组)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石刻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古代石刻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存续?;?。有鉴于此,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刻’不容缓”课题组于2025年1月12日至1月23日赴山东省青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济南市开展调研,探寻山东省古代石刻保存、保护和发掘的成就和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山东省保存古代石刻众多,古代石刻的保存状况及其在?;?、发掘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而言极具代表性??翁庾槌稍崩钊?、陈迦南、沈萍、钱媛玲、卢芃润、鲁司明;指导老师杜立晖、葛少旗参加本次调研。
??一、调研行青州篇:青州石馆藏万象,驼山石窟溯千年
??1月12日,课题组来到青州市博物馆和驼山风景区进行调研。青州市博物馆保存的古代石刻以佛教造像石刻为主:除龙兴寺遗址窖藏佛教造像外,还有汉石羊2尊,大量明朝文官石俑、武将石俑,另有元延五年大佛顶尊胜幢、后晋天福五年石窟香炉构件等。在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杨老师向调研组介绍了博物馆的大概情况,随后藏品部王老师、付老师围绕着展厅展出藏品的价值、展厅设计、馆内古代石刻?;し梢谰?、修复情况、人员问题等分别对石刻艺术展厅、龙兴寺艺术展厅为课题组作了详细介绍。
??图一:课题组于青州博物馆门前合影
??图二:杨老师向课题组介绍博物馆基本情况
??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解,课题组了解到该馆为?;す糯趟扇〉囊幌盗写胧喝缡褂檬实钡幕肪晨刂萍际跫趸菏痰睦匣?。王老师指出,对于受欢迎的古代石刻,博物馆采用了“装饰”手段进行遮挡修复,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石刻的完整性与美观度,供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图三:王老师向课题组讲解石刻修复方法
??付老师指出,青州市博物馆在很多造像展示上使用了新技术,通过在造像上涂抹保护液进行裸展,配合上光影和布局造景,做到了造像的保存、保护和游客的参观体验的双赢。
??图四:付老师向课题组成员讲解古代石刻?;で榭?/p>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青州市博物馆在古代石刻数字化保护、石刻档案配备以及古代石刻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建设极为完善,博物馆内也有根据古代石刻内容和雕刻背景所作的短片和描摹书法的电子展板,增加了博物馆展品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易于游客的游览和理解。在馆的古代石刻仍有被游客触摸的可能,这也可能对石刻造成损害?!白罟丶幕故鞘只;さ耐平?。”王老师如此说道。
??图五:王老师向课题组讲解《李远墓志》受损情况
??驼山景区主要以石窟中的佛教造像石和摩崖石刻为主。在驼山风景区内,课题组在指导老师葛老师的引导讲解下对驼山石窟、摩崖石刻保存、?;は肿唇械餮校⒍云渌鸹党潭?、受保护情况和游客参观情况进行讨论。
??图六:课题组于驼山风景区门前合影
??图七:课题组识读驼山古代石刻字迹
??据课题组观察,大部分游客难以理解古代石刻的内容,往往简单浏览后便离开。似是没有专业人员对古代石刻的内涵、背景等信息进行讲解之故。葛老师向课题组同学对古代石刻展开讲解时,课题组周围聚集了诸多前来游览的游客,更有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苏女士放弃自己原定的游览计划,选择跟随课题组一起学习,只为能够听到对古代石刻更为专业、详细的讲解。“上午在博物馆时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参观,你们的讲解比我花钱买的讲解讲得更专业、仔细。下午能遇到你们很意外也很开心,不跟你们一起走看不太懂,意义少一半?!彼张吭谟肟翁庾榻涣魇闭庋驳馈?梢苑⑾?,前来参观的游客了解、学习古代石刻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的意愿极强,但目前古代石刻的讲解系统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图八:课题组对石刻的讲解吸引了周围游客共同观察石刻
??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驼山石窟?;ご胧┙虾茫咄馓虿唤鲇兄诜乐褂慰退嬉馄苹凳?,还能起到加固防护的作用,避免坍塌和变形。昊天宫内的古代石刻大多留有游客乱涂乱画的痕迹,对石刻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大量古代石刻皆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字迹难以辨认。
??图九:课题组观察石窟前的铁框?;ど枋?/p>
??青州之行,课题组收获颇丰。青州市博物馆在古代石刻保护技术和展示方式上的创新,具有很强的推广性,为其他地区文保单位的石刻?;ぬ峁┝私杓黄渥ㄒ导际跞嗽?、讲解人员与资金不足等制约性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我们探讨全国文保单位的共性制约问题提供借鉴。
??课题组也了解到古代石刻的?;?、发掘存在着人员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展厅有限等制约性因素导致博物馆只能展出部分石刻,许多珍贵文物仍储存在库房中;室外?;ぁ⒄估赖墓糯痰木扒?,其内古代石刻的?;ず涂⒍济媪僮啪薮蟮奶粽健9糯瘫;な且幌钕低彻こ?,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不仅要在博物馆?;ず茫诰扒?、田野乡间都做好系统的保护。本次调研让课题组意识到古代石刻?;すぷ鞯母丛有裕参笮伎既绾握献试?、提出?;し桨柑峁┝朔较?,对古代石刻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二、调研行泰安篇:泰岱石碣载天书,庙阙碑林证岁华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岱庙亦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是山东地区古代石刻保存、保护研究至关重要的一环。
??图十:课题组成员李然、沈萍在岱庙前
??岱庙保存的古代石刻数量和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历代碑碣151块。汉画像石62块,以及少量其他石刻??翁庾槌稍币宦废蚰铣龇?,参观铁塔、铜亭后,经后寝宫至天贶殿,参观《汉画像石陈列展》《历代石雕陈列展》,以上展厅石刻均为室内保存,室内空气较为干燥、阴冷,能够有效保护石刻,展厅还设置了围栏和“禁止触摸”的提示牌,防止游客触摸破坏石刻,美中不足的是陈列馆内未见有保护人员,不能很好地阻止游客触摸破坏石刻。
??图十一:课题组成员李然在《历代石雕陈列展》
??为了对岱庙古代石刻保存、?;は肿从幸桓龈玫牧私猓翁庾槌稍崩吹搅颂┌彩刑┥轿奈锉;ぶ行摹⑨访砭扒芾硭?,采访岱庙负责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有关景区内古代石刻及?;?、宣传等方面的问题。
??课题组采访得知,室外石刻的保护保存面临很大问题:大部分室外?;さ氖潭际峭ü臃阑づ锏姆绞浇斜;?,但防护棚属于预防性保护措施,因而资金拨款往往不如对古代石刻的本体?;ぜ笆?。而资金拨款的不及时又限制了防护棚建设的推进速度,导致大量石刻露天于室外并无保护。有关于此,课题组提出可以针对无防护棚石刻进行加装“帽檐”试点,帽檐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风雨侵蚀,?;な瘫咎?,又不会像搭建大型防护棚那样对景观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能够节省成本并最大程度地保留石刻在室外展示的文化价值体现,这一想法得到了岱庙工作人员的认可,为石刻?;ぬ峁┝诵碌乃悸泛头较?,有望成为解决文化价值与本体?;っ艿墓丶岷系?。
??图十二:课题组成员李然在采访岱庙工作人员
??中午,课题组成员对鲁班殿的碑刻?;で榭鼋械餮校⑾值酱瞬喂鄣娜耸邢?,未见讲解人员,石刻多为露天保存。
??图十三:课题组成员李然观察碑刻?;で榭?/p>
??通过对泰安岱庙古代石刻?;?、保存与发掘现状的调研,课题组了解到岱庙在古代石刻保存、?;の侍馍现档媒杓乒愕谋;ご胧浩湟唬杂谑屎戏胖糜谑夷诒4娴氖?,尽量为其创制干燥阴冷的室内环境;其二,为室外露天放置的古代石刻设置防护棚?;な?,需要考虑到整体性景观效果。课题组学习、吸收了这些值得肯定的经验。同时,经过调研,课题组也更加确定,?;と嗽薄⒔步馊嗽钡娜笔Ш吐短焓淘し佬员;さ牟蛔阄抟墒侵档靡鹬厥拥奈侍?。经过本次调研,课题组认识到在古代石刻?;ぶ校荒苤蛔⒅厥瘫咎灞;ば薷?,古代石刻的预防性保护的加强也需要得到更多地关注,这对巩固、完善古代石刻?;ぬ逑狄庖迳钤?。
??三、调研行聊城篇:漕河石刻铭帆影,运河遗风代代传
??1月14日,课题组抵达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保存的古代石刻主要有碑刻和造像石刻:其中茌平区广平乡出土的背屏式唐显庆五年比丘尼行儒造弥陀像,为国家一级文物,重要性非凡。
??调研发现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在石刻保存、?;し矫嫒〉昧艘幌盗械某删?。首先,运河博物馆的石刻数字化?;こ潭冉细?,且兼具美观性。数字化石刻成果实现了古代石刻?;び肷竺兰壑档募姹?,给调研成员带来了极高的美感体验和震撼。其次,在古代石刻?;ば矫?,独具特色的展厅设计将部分展厅设计兼备科普性和娱乐性,非常适合儿童、青少年前来进行研学活动。
??图十四:课题组成员钱媛玲、陈迦南观察数字化展厅
??课题组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课题组了解到碑刻损伤主要为水渍污染,这与当地地质环境和石刻分布有很大关系。
??图十五:课题组成员陈迦南、钱媛玲与工作人员交流
??离开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课题组还相继走访了聊城铁塔与山陕会馆。在调研中,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课题组在聊城铁塔发现的一块盐化程度非常严重的碑刻,这块碑刻非常特殊,碑阳处为古人所刻,碑阴处为今人所刻,但其信息未见介绍,说明该碑刻管理权责仍需进一步明确、落实。
??图十六:盐化严重的碑刻
??图十七:课题组成员陈迦南、钱媛玲、鲁司明于山陕会馆前
??通过本次调研,课题组认识到了数字化?;ぴ诠糯瘫;け4婵⒎矫娴幕饔?,为石刻?;さ目萍几衬芴峁┝怂悸贰5?,缺乏管理与讲解人员、展品多仿品、野外石刻?;ちΧ炔蛔?、权责不清等问题也表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是古代石刻?;と〉眯陆街饕闹圃家蛩?。这让课题组认识到,古代石刻保护、发掘工作需要实现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执行的全面优化,以确保?;すぷ髡嬲涞?,推动石刻文化传承。
??四、调研行济宁篇:阙里石表映千秋,贞石不泯儒道兴
??1月16日,课题组兵分两路前往济宁进行调研。济宁三孔共有一千七百余块碑刻,大部分为石刻,以及几百块画像石和七十四块石雕。汉魏碑刻陈列館共一百三十一块石刻和六块石雕。在汉魏碑刻陈列馆,沈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自汉代至宋代的石碑及明清的墓志铭,并介绍了陈列馆石刻层级与保护情况。沈老师表示:目前工作人员已建立馆藏石刻的文物档案,记录相关石刻的长、宽、高以及碑文,并计划对馆藏石刻进行数字化?;?。
??图十八:课题组在汉魏碑刻陈列馆门前合影
??同天,课题组调研成员在曲阜三孔了解到,孔庙碑林中的石刻?;ぷ纯鱿喽酝旰?,大多数石刻都有碑帽?;?,还有部分石刻有栅栏格挡,禁止游人触摸。此外,重要的古代石刻都配上了录文,有效解决了石刻文献晦涩难懂、游客难以理解的问题,增强了石刻的可浏览性??琢值加沃诙?,且贴合游客的需要,满足了游客文化旅游的需要,更进一步通过导游宣传的方式加强了对石刻的认识和?;ぃ幸嬗诙允痰恼灞;???赘探仙?,仅在出口大门左右存在石刻,它们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和孔府主要参观的重点在于古建筑的介绍有关。
??图十九:课题组成员陈迦南、鲁司明在三孔前
??1月17日,课题组赴济宁博物馆新馆、老馆进行了实地调研。
??图二十:课题组成员钱媛玲、卢芃润在济宁博物馆门前
??上午,课题组在刘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济宁博物馆新馆的石刻展区。据刘馆长介绍,济宁博物馆新馆石刻展区内的石刻仅有十一块石刻是真品,其他均为仿品,真品均保留在原址。下午,课题组来到济宁博物馆老馆。老馆的石刻陈列室由黄易修建于民国时期,其本身就是文物,位于整个博物馆占地区域的东南角,平时不对游客开放。老馆内的石刻也都是民国时期移进去的。由于当时的人并未预留游客行走的空间,该陈列室空间逼仄,仅够一人通行。课题组还自行参观了运河石刻长廊。运河石刻长廊年久失修,其碑刻是立在一个个水泥基座上的,但有一些基座上的碑刻不翼而飞。也有些石刻纵向开裂严重,用纤维材料捆绑加固。
??图二十一:课题组成员钱媛玲、卢芃润调研济宁市博物老馆运河长廊石刻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更好地了解到了济宁地区古代石刻?;は肿矗芙崃俗璋瘫;し⒄沟南质狄蛩?。济宁地区石刻资源丰富且部分区域?;こ晒己茫缈酌肀趾涂琢值谋;つJ剑糯瘫;ぬ峁┝顺晒Ψ独?,证明了在政策支持、资金充足、人才丰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古代石刻的有力?;?。但调研中发现的以仿品代真品展示石刻、古代石刻展示性长廊年久失修的问题,也暴露了在资源整合和长期维护方面的不足。这使课题组意识到,古代石刻?;ひ⒅卣骞婊统て谕度?,合理整合资源,平衡不同区域的?;ちΧ龋佣迪质涛幕目沙中⒄?。
??五、调研行济南篇:济南石迹枕济渎,齐鲁文脉汇泉城
??1月19日,课题组调到达济南市博物馆开展调研??翁庾榉⑾?,济南市博物馆古代石刻较为有限:仅博物馆二楼有一个古代石刻艺术展厅,大概有23件古代石刻,包括画像石、佛造像、墓志等。虽然数量不多,但是?;で榭鼋虾?,部分石刻还有玻璃罩进行保护,济南市博物馆与大多数博物馆仅展示石刻本体不同,其还在石刻的后方增加了原石拓片,便于游客可以看到更清晰的石刻内容、欣赏石刻书法艺术。
??图二十二:课题组成员李然、沈萍在济南市博物馆前
??在调研中,课题组成员李然提出,济南市博物馆售卖的文创产品《文物?山东参观护照》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推广性,为我们进行古代石刻保存、?;び肟⑻峁┝私杓?翁庾槿衔?,可以设计《石刻?山东(全国各省份)参观护照》,在“护照”中罗列出各省份的古代石刻,吸引游客前往不同省份的古代石刻保存处进行参观“集邮”,对古代石刻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通过售卖此“护照”增加创收,反哺古代石刻的?;すぷ?。
??图二十三:文创产品《文物?山东参观护照》
??离开济南市博物馆,课题组马不停蹄来到千佛山、佛惠山进行调研??翁庾樵谇Х鹕椒⑾智Х鹕绞潭匀嗣堑男叛黾壑底饔么笥谑痰奈幕壑底饔?。据调研成员沈萍注意到,“在这里供奉、祈愿的人很多,但是驻足仔细看看的人基本没有。我在佛洞仔细观察的时候,还有游客用异样的眼神看我,应该是在表示对我行为的不理解。”
??图二十四:课题组成员在千佛山调研
??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千佛山《历山铭》存在玻璃罩保护,佛惠山开元寺遗址进行了玻璃罩保护;两山对于石刻的介绍有待完善。
??图二十五:几乎无?;ご胧┑那Х鹕皆煜?/p>
??图二十六:玻璃罩保护的《历山铭》石刻
??据课题组观察,黄石崖造像人烟稀少,在调研的路上只遇到了两位游客来欣赏黄石崖造像。这可能是由于到此的道路曲折陡峭,且此区域还属于落石危险区,故使得游客较少过来欣赏??杉芪Щ肪骋喽怨糯叹暗愕目⒂兴跋臁?/p>
??图二十七:玻璃罩?;さ目率?/p>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同日上午,由课题组成员钱媛玲、卢芃润、陈迦南,指导老师杜立晖、葛少旗组成的队伍依次对济南市长清区东仓村、济北王墓、孝堂山、神山、五眼井村、马山和五峰山的石刻保存、?;は肿唇辛颂镆暗鞑?。这些散落于基层乡野的碑刻零零散散有三百多块,包括墓碑、造像石、画像石等。虽散落于田野乡间,却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保护价值极大。
??图二十八:课题组成员卢芃润、陈迦南于孝堂山
??经课题组调研发现,东仓村、神山、五眼井村和马山的石刻保存状况堪忧:一些石刻原建筑已被拆除,还有很多石刻已被搬离原初的存放地,随意弃置于室外,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碑面模糊不清,有的被油漆、羊粪等污物污染,有的断成几截。通过询问当地村民和观察石刻断茬,课题组得知,这些损害大多是人为损害——有为“破四旧”而砸毁的,也有改革开放后村民为便利生产生活而破坏的。据调查成员卢芃润便提到:“我们考察时恰巧遇到一个牧羊人赶着绵羊从这片树林经过,羊群奔腾着穿过石碑,留下一些粪便?!闭庑┣榭龆既每翁庾槿鲜兜教镆爸械墓糯瘫;で榭鍪挚坝?。
??图二十九:羊群穿过石碑
??课题组发现孝堂山和五峰山的石刻保存、?;で榭鼋虾?,这与孝堂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山是著名景区风景秀丽,游客众多不无关系。孝堂山的汉代石祠被存放在室内和院中的回廊下,有屋檐以遮风挡雨;展馆内部展示着石祠四壁的拓片,每张拓片都配有介绍性文字;回廊下的每一个石刻也都配有简单介绍。在五峰山景区内,工作人员用金色油漆勾勒字迹使石碑上的字更加清晰。
??图三十:课题组指导老师杜立晖、葛少旗在观察、记录孝堂山回廊下的石刻
??图三十一:五峰山金漆勾勒的石碑
??1月23日,课题组成员李然继续对济南市的古代石刻保护情况展开调研,此次调研路线是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府学文庙、崇孝苑(济南市闵子骞墓)。
??山东地区是汉画像石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发现数量最多的地区,是汉画像石研究的先驱之地。工作人员李老师带领调研成员参观了馆内的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据李老师介绍,山东地区,汉代各类陵墓石刻均有发现,尤以嘉祥武氏墓地为代表,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于2024年10月份开展,该展厅展出了馆藏所有汉画像石。山东省博物馆对古代石刻的保护、宣传效果极佳,石刻介绍内容清晰、丰富,与游客的互动度很高。李老师指出,在馆的古代石刻?;せ故墙衔淮淼模谝巴馕奕丝垂艿氖淘蜇叫枋艿焦刈?。有关课题组提出的“新技术的使用”问题,李老师针对古代石刻的内涵展示提到:“目前并不是说缺少新技术,而是如何把技术与古代石刻的展示结合在一起。比如我们熟知的VR技术、图像动态化处理等等,就技术而言不算是新的技术,但正因为应用到博物馆的还很有限,我们馆内有所使用,所以显得比较新奇?!闭馕抟筛丝翁庾楹艽笃舴ⅲ谔剿鞴糯痰谋4?、?;び敕⒕虼胧┑南喙丶际跷侍馐?,不仅要关注新技术的突破,也不能忽视已有技术在古代石刻?;?、发掘的实际应用。
??图三十二:山东省博物馆李老师向课题组成员李然介绍《西王母画像石》
??图三十三:描边技术应用显示下的《朱鲔祠堂》石刻
??图三十四:无描边状态下的《朱鲔祠堂》石刻
??下午,课题组来到了济南府学文庙,观察文庙内古代石刻的保存?;ぷ纯觥?/p>
??图三十五:课题组成员李然在济南府学文庙
??从北门进入过尊经阁,在东南处便能看到四通石碑,两通有修补状,两块为残碑,所见四通石碑字迹难以辨认,周围环境堪忧。
??图三十六:济南府学文庙尊经阁东南处的石刻
??继续深入,可见文庙中的古代石刻往年似乎进行过修补、保存,大多数石刻被规整放置,一些石刻有建亭、围栏?;ぃ诖俗刺卤;さ氖讨谢褂幸徊糠治缕坊虻贝氖?。
??图三十七:济南府学文庙围栏?;さ氖?/p>
??还有一部分石刻?;ぷ纯鲇写嵘?,例如直接放置到土面、绿化带里,不便于游客参观的石刻,以及被与石块一起堆叠放置的石刻。
??图三十八:济南府学文庙内被放置在绿化带内的石刻
??图三十九:济南府学文庙内被池水淹没的石刻
??图四十:济南府学文庙内牺牲所旁堆叠的石刻
??下午,课题组来到了百花公园西门北侧的崇孝苑(济南市闵子骞墓),参观苑内保存的古代石刻,包括石像(石人、石羊、石马、石虎、石豹等)、碑刻及东侧的二十四孝碑刻长廊,长廊下摆放着墓志若干。
??图四十一:课题组成员李然来到济南崇孝苑参观
??石羊、石人等位于闵子骞墓南侧,雕刻精美、造型逼真、排列整齐,具有一定艺术价值,虽有部分石像有所损坏,仍能看出其原有风貌,石像于墓南侧最有左右对称放置,为墓地增添了肃穆、庄重的氛围。
??图四十二:课题组成员李然拍照记录崇孝苑内的石像
??苑西侧有一南北向条状台,台上放置石碑若干,大部分为原碑,另有一部分为模型碑,结合山东省博物馆李老师的介绍,为?;す糯?,当前元代以前的碑刻一般不被允许在原石上进行拓印,如有拓印需要则需按原碑仿制模型碑用以拓印。苑内还保存着刻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济南钱业公会行规碑》,针对当时济南钱业银钱兑换混乱等问题,规定了断绝私铸等行规,反映了清末济南金融市场的繁荣与规范发展的需求。
??图四十三:课题组成员李然在观察崇孝苑内的碑刻
??苑东侧为二十四孝碑刻长廊,墙壁上刻有“二十四孝图”,其下整齐摆放着墓志、墓志盖等石刻,字?;厩逦杀?,但无其他保护措施与相关介绍,前来参观的人数有限。
??图四十四:崇孝苑东侧放置的古代石刻
??通过在济南市的调研,课题组既收获了可借鉴参考的古代石刻?;ぁ⑿?,也让课题组深刻认识到不同层级机构在?;だ砟詈椭葱心芰ι系牟罹啵此?、总结古代石刻的?;ぁ⒎⒕蚬ぷ鞔嬖诘钠毡樾晕侍獾於朔岣豢尚诺淖柿?。其一,基层石刻宣传和?;さ亩贪逋瓜粤颂嵘诓斡攵群图忧勘;ひ馐杜嘌闹匾???翁庾樵诤笮芯恐?,将重点关注如何缩小差距,推动整体?;に教嵘F涠?,追求古代石刻价值的发挥需要充分加强网络宣传的力量,课题组调研中发现部分博物馆公众号中与古代石刻相关的内容极为有限,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力量以实现古代石刻文化价值宣传效果的优化。其三,通过对于田野乡间古代石刻保存情况的调研,课题组深刻见证了在野外?;さ氖堂媪俸蔚缺;だЬ常鹤式鸩蛔?、基层重视力度不足、居民石刻保护意识淡薄。这些问题彰显了基层野外石刻保护的制约性因素,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石刻野外保存现状基层保护成效提供了重要材料?;闶瘫;?,刻不容缓!
??经过为期半月的实地调研,课题组对于山东省古代石刻保存、?;は肿从辛烁逦牧私猓杂诠糯檀嫘;褪瘫;ぶ翱獭辈蝗莼河辛烁惫鄣母惺???翁庾檎攵怨糯痰谋;?、发掘存在的人员不足、宣传效度低等问题,结合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等十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调研,提出了增添碑刻帽檐、增强古代石刻介绍故事化等具有针对性强、可实施性高的建议,并得到了多位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多家文物?;さノ坏娜峡?。古代石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正如课题组在青州博物馆调研中所记下的:
??石刻之用,在于守望与祈望,在于纪事与纪人;
??石刻之美,在于巧拙与凿刻,在于当下与永恒;
??于丰厚的石刻艺术之间,见史、见人、见文脉……
??古代石刻的保护、发掘工作其利润泽千秋、其行“刻”不容缓。让我们给予古代石刻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尝试透过石刻厚重坚实的质地,品味蕴含其中的生动韵味,守护传承千年的中华文脉。
(通讯员: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刻’不容缓”课题组)